返回

卧马沟的冬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得见。山崖也不算太高太陡。耀先突然有了一种冲动:去把老鹰叼走的羊羔抢回来,它就会变成自己的一顿美味。这是人类骨子里固有的最原始的冲动,我们的祖先就是靠这种冲动把血脉一代一代传延下来的。这种原始的冲动给耀先因饥饿而疲惫虚弱的身体里注入了一股力量,使他跳跃着向对面的山崖上攀奔而去。去和老鹰争抢羊羔。饥饿使这个懦弱的人勇敢起来了。平素间耀先胆小的连地上的一只蚂蚁都不敢踩,这时候他却跳跃着向对面的山崖上攀奔而去。他不敢去和人争抢,却敢和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去争去抢。

    耀先在山根底下捡拾起一根三尺长的短棍,掂在手里就更有了胆量,就敏捷的像山猴一样向老鹰盘居的巢穴爬去。老鹰大约也和现在的人一样,饥不择食竟胆大的捕回一只羊羔子。刚才老鹰从耀先头顶上飞掠过去羊羔还咩咩地哀叫,现在羊羔的肚皮已被老鹰尖利的爪子和锋利的尖嘴撕扯开,肚子里的五脏干花流出来一滩。羊羔子已经死了。饥饿的老鹰正甩着脖子一心一意地啄吃羊羔肚子里流淌出来的五脏干花,它没想到一个因饥饿而变的勇敢起来的人正向它逼过来。快到跟前的时候耀先猛然间站立起来,卯足了力气把手里的短棍甩出去,三尺长的短棍像离弓的利箭,像出膛的子弹,在空中呼啸着向老鹰飞射过去。正在啄吃羊羔的老鹰受到突然的惊吓和打击,呼地腾飞起去。耀先乘势扑奔过去,一手拎起老鹰没有来的及叼走的羊羔,一手把那根短棍再捡起来紧紧地握住。老鹰张着宽大的翅膀在他头顶上盘旋着,还几次俯冲着要往耀先头上蹬抓,都让耀先手里的短棍赶走了。最后它没奈何地又在高空里盘旋几匝,就张动着翅膀飞走了。

    一手握着短棍,一手提拎着羊羔的耀先第一次像英雄勇士一样威威武武地站立在高高的山崖上,身上沐着一片红红的落日余辉,显得是那样的悲壮。

    月儿和新生一人喝了一碗漂着油花子的稀汤饭,把那碗挑出来的面条扣在锅台上留给耀先,这是他们母子的共同心愿。在这个不幸的家庭里做为丈夫和父亲的耀先身上的担子最重,经受的苦难也最多,他应该得到亲人的关照。

    只喝了一碗漂着油花子的稀汤饭,根本就没有把肚里的饥荒压住,压不住也再没有吃的。新生趴在灯盏底下做起作业,一用心学习就把肚子里的饥饿忘了。

    月儿倚在门上为耀先操起心:这么晚了,天都黑透了,他还没有回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情吧。下河沿十亩地那么远,他一天要来来回回地往地里担送六担粪,肚子又吃不饱,他能受的了吗?天呀,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善良的月儿终于在苦难中发出一声天问。天上黑沉沉的没有月亮的影子,连一颗眨闪的星星也没有。月亮和星星都隐到厚厚的黑云里去了。远方的天际亮起一道闪电。月儿更有些不放心,耀先还没有这么晚回来过呢。“新儿,你就在家好好做你的作业,妈到下面河滩里接一下爹去,这么黑了,还不见你爹回来。”

    “妈,咱俩一起去,河滩里多黑呀,两个人相跟上就不害怕了。”新生从炕上跳起来,要陪着母亲一起去河滩里接父亲,并且还说了一句那样的话。

    月儿又是一阵感动,月儿的心肠软,一感动眼里就有泪,她眼里含着泪,看着跳到跟前的儿子。瘦弱的儿子长的不高,可儿子懂事了,知道为大人操心了。“走!”母子俩把手拉在一起就往窑门外走。

    母子俩刚走出窑门,就看见耀先走上崖口。“爹回来了。”新生挣脱开母亲,就向在黑麻麻的夜色里走上崖口的耀先奔过去。月儿站在窑门口上有些嗔怪地问:“咋才回来?让人操心。”“哗啦”一声耀先把肩上的空尿桶和担子一起扔下,抑制不住地说:“有吃的啦,我给咱弄下好吃的啦。”说着就到了窑门口。月儿借着从窑门里投射出来的灯光看见耀先手上提着一只小羊羔,刷地脸就吓白了,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她把提着羊羔的耀先一把推进窑门,再把跟在后面的新生拽进来,紧接着就“啪”地一声把窑门严严实实地关住,连一丝儿光亮都不让露泄出去,生怕窑里露出去的光亮或是声音把灾祸引来。“你不要命了?你不想活了?”月儿低声严斥着,她自己却要哭了。月儿的担心害怕是有道理的,私人早就不许养羊了,骡马牛羊现在都是集体的财产,这些活口的东西和地里的庄稼还不一样,这些活口的东西在公社都是上了户口的。偷掰两穗玉茭都要被捆绑着受批判挨斗争,偷回来一只羊那可就是要判刑坐牢的。就是自己饿死也不能让耀先去干这种事情。月儿后脊背倚在门上,嘤嘤地哭了。苦难的日子实在让她过怕了,她是再经不起事情了。

    耀先却嘿嘿地笑了,他当然知道月儿的担心。他就是有天大的胆量也不敢去偷队里的羊羔子,他知道自己的骨头有几两重。“月儿你看,这是死羊羔,这不是从队里的羊圈偷出来的,这是从老鹰嘴里抢下来的。你看这羊羔子的肚子都让老鹰的爪子刨开了……”接着耀先就把事情的经过来来回回地给月儿学说一遍。

    月儿相信了,但心里还有疑虑,她说:“万一人家说是咱偷的咋办?去年那两穗玉茭明明是虎林掰

第二十一章(7/10),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